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(59)-热论篇之伤寒基础论、遗热、治疗、暑病与温病 (第6/11页)
经之脉皆外络形身,内连蒆腑,三Y之脉言内而不言外者,谓伤寒之邪随Y气而循於内也。杨君立曰:即此可见病在气而见於经证也。 17.「五日,少Y受之。少Y脉贯肾,络於肺。」病程进入第五个周期,即35天以後,病邪会进入少Y。少Y脉贯肾,再进入肺,因为金生水,肺与肾是相连贯的。 18.「系舌本,故口燥舌乾而渴。」少Y脉在舌头下,肾主唾。当寒邪进入肾,就会造成“口燥舌乾而渴。” 19.一个舌头出来,舌苔是肺,舌本身的舌质是心臓,舌根是脾,舌下的金津玉Ye是肾,舌里面的筋是肝。所以中医从一个舌头也能看到五臓的情形。 20.「六日,厥Y受之。厥Y脉循Y器而络於肝。故烦满而囊缩。」病程进入第六个周期,即第42天以後,病邪就会进入厥Y。足厥Y肝经是十二经络中唯一一条贯穿Y器、络於肝的经络,所以会造成Y囊往里缩。 21.如果有病人告诉你,每次一感冒时Y囊就往上缩小,你就知道他T内的寒邪已经入厥Y了。当病在厥Y时,不单是Y囊会缩,最重要的症状是x胁胀满得很难过,人会烦闷烦燥,情绪容易动怒,x胁感觉非常闷,因为肝经络在这边。 22.「三Y三yAn五藏六府皆受病,荣卫不行,五藏不通,则Si矣。」如果这个感冒让三Y三yAn通通受病,气血不能循行,受到堵塞,五藏之间没有办法相生与相制衡,为Si症。当出现Si症时,我们还是要尽量放手一搏,尽量救。 23.“其不两感於寒者”,就是前面已经伤於寒了,後面还有寒从外面进来,对病情推波助澜。 24.「七日,巨yAn病衰,头痛少愈。」一般来说,病在太yAn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